新闻中心

暴雨过后,如何守护“受伤”的水环境?科学监测是关键!

分类:应用场景 技术中心 水环境监测 6 0

暴雨过后,如何守护“受伤”的水环境?科学监测是关键!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和严峻汛情。暴雨冲刷、洪水肆虐,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对水环境造成巨大冲击:地表污染物被大量冲刷入河,污水处理厂可能超负荷运行,农田化肥农药随径流涌入水体……这些都可能造成水质恶化,威胁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健康。

其实,早在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2025年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建立”汛前排查-汛中监控-汛后评估”的全周期水质监管体系,特别强调要“加密监测频次,强化汛期水质预警”,要求各地“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问题”。这凸显了汛期及灾后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那么,暴雨或洪水退去后,我们的水质监测工作应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

关键在于分阶段、抓重点:

 

第一阶段:灾后初期(1-7天)—— 紧盯突发污染与卫生安全

  • 重点指标

浑浊度、微生物指标(如大肠菌群)、氨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如溢油、泄漏化学品)。

  • 重要原因

洪水裹挟大量泥沙、垃圾、人畜粪便、腐烂有机物等进入水体,导致浊度飙升,病原微生物风险剧增,有机物分解大量耗氧,易造成水体黑臭、鱼类死亡。工业设施、危化品仓库等受损也可能导致突发泄漏。

  • 监测策略:

快速响应,加密布点!在重要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城镇排水口下游、易受污染河段、受灾区域下游等关键位置,进行高频次采样和现场快速检测,第一时间掌握水质突变情况,保障供水安全,预警公共卫生风险。

 

第二阶段:灾后中期(1-4周)—— 关注面源污染与持续性影响

  • 重点指标:

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CODMn)、部分农药或重金属(视周边环境而定)。

  • 重要原因

洪水将农田中积存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大面积冲刷至河流湖泊,造成显著的农业面源污染。大量有机物持续分解,氮磷营养盐浓度可能居高不下,存在富营养化(藻类爆发)风险。

  • 监测策略:

锁定重点流域,追踪污染来源!加强对农业区域下游、主要汇水区、湖泊水库等重点水体的监测,分析氮磷等关键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评估面源污染负荷,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灾后恢复期(1个月以上)—— 评估长期影响与生态恢复

  • 重点指标:

常规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总磷、总氮、COD/CODMn、重金属(如铅、汞、镉等)、生物毒性(必要时)。

  • 重要原因

评估水体是否恢复至灾前水平或稳定达标状态。关注污染物(尤其是有累积效应的重金属)是否在底泥或生物体内富集,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 监测策略:

常规监测结合专项调查!恢复常规监测网络和频次,结合必要的水生态调查(如底泥监测、生物多样性观测),全面评估水环境质量的恢复情况和潜在长期风险。

 

科学监测,智慧守护 —— 智易时代助力水环境安全

面对暴雨汛情带来的复杂水环境挑战,及时、准确、全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是科学决策和有效应对的基石。智易时代作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全系列、智能化的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精准匹配不同阶段的监测需求:

  • 水质浮标监测站:

太阳能供电,快速部署于河流、湖泊、水库等关键点位,实时在线监测常规五参数、氨氮、COD、叶绿素a、藻密度等。灾后初期快速掌握水体基本状况及变化趋势,是应急监测的利器。

水质在线监测浮标站

  • 水质自动监测站:

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组成的从取样、预处理、分析到数据处理及存贮的完整系统,可监测常规五参数、COD、氨氮、总磷、总氮等多种参数。适用于固定站点长期监测或临时加密布点,在灾后各阶段提供稳定、连续的全面数据。

多参数水质分析监测站

功能强大,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合参数(如五参数、COD、氨氮、重金属等)。随时随地移动监测,满足深入分析和精准溯源需求。

便携式水质监测

集成所有前端监测设备数据,实现实时监控、超标预警、数据分析、报告生成一体化。汛期及灾后,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掌握水质动态,快速响应异常,提升监管效率和应急能力。

智慧水务监控平台

暴雨洪水终将退去,但守护水环境安全的行动不会停止,让我们用精准数据筑起水环境安全的智慧防线,共同守护生命之源,共建清洁美丽家园!

 

 

标签:在线监测水质水质监测环境监测 上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在线咨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