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双碳战略下,钢铁、水泥行业的减碳路径

分类:企业无组织 应用场景 技术中心 39 0

双碳战略下,钢铁、水泥行业的减碳路径

 

一、政策背景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碳排放政策

 

1、管控范围: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直接排放

全国碳市场原覆盖行业:发电行业

发电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

 

计划新增行业: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

水泥、钢铁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

电解铝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

 

 

二、碳排业务

依据国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借助平台双碳管理应用构建碳排放管理体系,从线下转战线上,汇总庞杂的数据信息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在线分析,实现碳排放过程可视、可控。

 

碳排业务

 

三、减碳路径

随着碳市场的推进,企业需要为超出自身碳排放配额的部分购买碳排放权,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降低碳排放,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工艺等进行升级改造,如采用新型的节能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这些技术升级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投资回报周期可能较长。

 

1、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围绕厂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系统性管理企业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等内容,建立排放源清单。通过构建厂区三D模型,将企业内各环保业务数据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呈现,实时掌握厂区环保各项指标,统揽全局,对问题点及时溯源,实现污染物排放管控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

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2、推进非化石能源替代燃料使用

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增加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 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 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
  • 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
  •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
  • 统筹推进氢能发展
  • 研发优化成品RDF燃料技术……

 

3、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一个完整的 CCUS 系统包含了捕获、运输、利用与封存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多种技术选择。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CCUS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碳中和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石能源低排放的技术选择、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深度脱碳的可行技术方案、未来支撑碳循环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4、拓展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领域

在矿山、空地、工业屋顶等闲置场地安装光伏,可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光伏电力系统,实现降低企业能耗,完成节能减排指标,  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提高厂区绿色电力的利用率,促进厂区低碳生产的目标。

 

5、加大对节能技改、余热发电、原材料替代等方面投入力度

为了降低碳排放,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工艺等等进行升级改造,如采用新型的节能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这些技术升级和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6、碳排放及能源实时监测

以末端监测网络为基础,建设由点到面的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对碳排放和能源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满足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尺度的管理需求,真正做到立体、实时、多维、精准监测。

碳排放及能源实时监测

线下→线上   |   庞杂→便捷   |   粗算→精确

 

四、产品推荐

1、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系统

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系统

  • 一体化监管产线全局通过管控治一体化系统,实现对整个产线的全局监管,提高环保管理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 全局管理视角构建厂区3D模型,将环保业务数据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呈现,为管理者提供统览全局的可视化管理视角。
  • 全面源头监管实现对有组织和无组织污染排放的全面监控,确保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
  • 实时过程控制实时跟踪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效果,确保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高效效果管控在线监管有组织、无组织污染数据,并及时报警、联动治理,提升污染治理的响应速度和效果。
  • 数据智能分析依托监测数据,智能分析环境污染趋势和设备性能,自动生成日志、报表,提高设施效率。
  • 运输台账管理支持门禁系统、洗车台等车辆清洁运输产品的无缝接入,实现车辆进出和清洁的电子化、智能化管理。

2、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光伏发电控制系统采用新型一体化结构设计,测量精度高,安装使用方便,可采集多种要素:含太阳辐射(水平/斜面)、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气体等要素,要素可按需定制。

 

3、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主要由温室气体监测子系统(CO2、CO)、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温度、压力、流速、湿度)、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构成,可以有效监管碳排放浓度及水平。

厂界用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仪是集成CO2、CH4、N2O、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环境监测因素,数据采集传输、视频监控管理及信息技术平台为一体的模块化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设备。设备采用泵吸式采样方式,高度集成电化学传感器与非分散红外传感器模组及气象参数传感器,模块化的搭配突出高性价比,为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及溯源分析。

 

4、碳排放及能源在线监测系统

碳排放及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平台

碳排放及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我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服务于环保局和涉及碳排放核查的九大行业的碳排放及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根据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查方法与报告指南中提到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现有手工核查基础上接入在线监测数据,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局的信息化资源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建立科学、高效、统一的碳排放及能耗监管体系,助力我国早日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标签:在线监测无组织监测环境监测碳排放碳达峰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在线咨询

    loading...